Friday, 5 April 2013

勇氣的量度

有時我們不是沒有勇氣跨越障礙,而是暗底裡認為不應該把心思花在不喜歡的事上; 有時我們不是沒有勇氣擺脫現狀,而是暗底裡願用勞力換取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。我們每人活著有自己的生活模式,勇氣的量度不應為旁人而決。可惜,愈是規範化的社會,人民愈是會失去個人態度。畢竟,這個矛盾的世界講求等價交換,行為上難免會隨波逐流。但我們心態上不應就範,否則只會世世代代繼續的糟糕下去。生命怎樣走,也不會退後,既然思想可進可退,不如與生命一起前進。



20 Feb 2013 隨筆

當一個人因為你的國籍而歧視你正如以貌取人般膚淺;當一個人因為民族優越感而奚落其他人是自負;當一個人因為民族劣根性而否認個人身份是自卑;當一個人勇於帶著任何身份,依著良好的行為行事,別人最後看著你的總是良好的行為。全球一體的大勢是把每個人的身份個體化,平等互動,而不是崇拜或馴化別人造就大同世界。眼光闊的人才會看著你的行為而和你做朋友,若他眼光這樣狹窄,無須刻意營造任何身份。他不喜歡你就當萍水相逢。何須介意? 我記得有位黑人小姐對我說:「我不見得香港人的英語口音很好,但為什麼經常有人跟我說日本人,韓國的人的英語很爛?為麼要這樣說別人?」有個白人說中文時對我說:「你這樣笑我說中文,跟我們笑你說英文有什麼分別?其實,我認識你那麼久,我有笑過你的口音嗎?」然後,我總覺得香港不夠國際化。

有品味的生活標籤

捱過窮的人才知道錢的珍貴,但不是所有捱過窮的人能再捱窮; 這不是進化了的人性,而是退化了的人性。吃M記的食物未必是一種生活品味的標籤,但與你願意坐在M記一起聊天的人尚有品味。